1. 电桥测温电路图
温度补偿的定义:
在电子元器件中,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输出信号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漂移,简称为“温漂”。为了减小这种现象,我们采取一定的算法对输出结果进行修正,达到一定范围内消除温度变化对元器件输出信号影响的目的。此种方法叫做电子元器件的温度补偿,简称为“温补”。
温度补偿是在补偿范围内,尽可能地使结果接近真值(也可理解为使测量结果保持在仪表允差范围内),如ConST273,保证准确度的温度范围是(-10~50)℃,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环境温度为35℃时,因为有温度自动补偿功能,故仪表所显示的压力值是当前温度条件下(35℃)真实的压力值(在允差范围内)。 故,未采用温度补偿的数字压力标准器,由于温漂的影响,其只能保证在实验室温度条件下的准确度,超出温度范围的测量值是不可信的。而实际校准工作中,环境温度始终保持在实验室温度范围内是非常困难的,采用温度补偿后的标准器更能适应现场、实验室等多种校准环境。
被检表均有指定的使用环境温度范围,在该温度范围内其示值是被认可的,此时我们可以直接开展校准工作,这也更符合实际的使用要求。
2. 测温电桥的电路设计
电阻应变计的温度补偿方法通常由三种类型组成:应变计补偿法、桥式电路补偿法和热电阻补偿法。
1、当电压、电容、电压为固定值时,双电桥电路的输出直流电压与差动电容传感器的电容差线性关系。
2、电容传感器接入的交流桥的耦合被称为紧密耦合。紧耦合的桥梁,当w2lc > 2.5是稳定的,它是不稳定的,即k的灵敏度值不变。
3、电容传感器具有高阻抗、低功率和板与板之间的机械损耗小,所以该传感器没有零点漂移。
4、由于电容传感器的初始电容量小,寄生电容量大。因此,该传感器具有大的能量输入的优点和容易受到干扰,稳定性差的缺点。
5、交流电器具有电路简单、非线性失真小、输出电压高、稳定性高、工作能力强等优点,在动态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6、由于电容传感器的初始电容不均匀,所以传感器的关键问题是边缘效应非常严重,这不仅会造成传输效率和降低灵敏度。并会产生大量的测量误差。
7、电容传感器配有测量电路、频率调制电路、谐振电路、脉冲电路、运算放大器和一般交流电桥。紧耦合桥。变压器桥,二极管,双交,脉冲宽度调制。
3. 电桥测温电路图怎么画
三根线电阻称为热电阻。采用三线制是为了消除连接导线电阻引起的测量误差。是因为测量热电阻的电路一般是不平衡电桥。
在高精度测温时,一般用的是三线制PT 100铂电阻,从外观上看,有两根线颜色是一样的,另外一根是其他的颜色,比方说是一白两红。接入测量电桥时,一白一红作为一个桥臂,另外那根红线作为信号输出的一极。
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引线电阻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4. 电桥电路测温度
1)根据被测量电阻R的大小,选择用单臂或双臂电桥。
2)将电桥放置平稳,先打开检流计锁扣,调整指针在零位。
3)将被测电阻接于电桥相应的接线柱上。使用双臂电桥时,电压线和电流线应分开,且应使电压线连接点比电流线连接点更靠近被测电阻。
4)先按下电源按钮,再按下检流计按钮,观察指针偏转方向。此时反复调整,当指针到零位保持不动时,记录数据。测量完毕的时候要先松开检流计,再断开电源。在测容量大的设备时要先消弧。
5)记录当时的温度,以便换算,与出厂值比较。
注:------██████------
| | 被试物 | |
I+ U+ U- I-
5. 桥式测温电路
原因有如下:
1、整流模块损坏 ,通常是由于电网电压或内部短路引起。在排除内部短路情况下,更换整流桥。
2、逆变模块损坏 ,通常是由于电机或电缆损坏及驱动电路故障引起。
3、上电无显示 ,通常是由于开关电源损坏或软充电电路损坏使直流电路无直流电引起
4、显示过电压或欠电压 ,通常由于输入缺相,电路老化及电路板受潮引起。
5、显示过电流或接地短路 通常是由于电流检测电路损坏。如霍尔元件、运放电路等。
6、电源与驱动板启动显示过电流 。通常是由于驱动电路或逆变模块损坏引起。
7、空载输出电压正常,带载后显示过载或过电流 。通常是由于参数设置不当或驱动电路老化,模 块 损坏引起过电流保护功能 。
6. 测温电桥工作原理
1交流电桥 优点 :
放大电路简单无零漂 不受干扰 为特定 传感器带来方便。
2交流电桥 缺点 :
需专用测量仪器或电路不易取得高精度。
1、直流电桥的优点:
采用稳定性高的直流电源作激励电源时,电桥的输出是直流量,可用直流仪表测量,精度高。
2、直流电桥的缺点:当电源电压不稳定,或环境温度变化时,会引起电桥输出的变化,从而产生测量误差。即易引入人工频干扰,易受零漂和接地电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