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反射电桥原理

来源:www.xrdq.net   时间:2023-07-15 18:48   点击:272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反射电桥原理

1. 电桥法:电桥法是测量地阻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基本步骤如下:先选好一条相对纯净的地线,将其夹在长度大约相等的两根试验导线之间,组成电桥电路。然后,在待测地点或中间接点处用万用表或小型接地电阻仪量出地阻的大小。利用读取电桥平衡时的电桥电流值和电桥电路中各元件的值计算出地阻。

2. 直接法:直接法就是在要测量的地点将接地棒竖直插入土壤中,形成地电路执行测量。具体步骤是:选择一个尽量没有草皮的地点,将接地棒插入土壤中,插到一定深度,然后测量接地棒和地面处电势之差,以此计算出地电阻。使用直接法时,应注意接地棒插入的深度要达到足够深,以便使接地棒上方一定范围内的土壤被认为是一个电阻均匀的且与接地棒相连通的区域。

此外,还有其他方法如频率扫描法、反射法和互感法等,但这些方法需要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设备去执行,一般普通情况下不太会用到。

二、数字电桥原理

GDCLR-20台式数字电桥是采用自动平衡电桥原理设计的元件参数分析仪,其10Hz~100kHz的测试带宽、频率连续可调、0.2%的基本测量精度以及仪器所提供的档分类功能为绝大多数元器件和材料提供准确、完整的测量与分析,广泛适用于产品研发、元器件入厂检验、产品在线分检等应用场合。

三、西林电桥原理

一、直流正接(即正接法):正接法是指西林电桥回路试验中中用于测量介质损耗因数的一种接线方法。正接法测量介质损耗因数值小,反接法测量介质损耗因数值偏大。与反接法相比,正接法测试可以有效的减少防晕层表面电阻对介质损耗因数测试值的影响。

二、直流反接(即反接法):指在焊接时的一种电路接法。在钨极氩弧焊中,直流反接有去除氧化膜的作用,称为“阴极破碎”或“阴极雾化”现象。去除氧化膜的作用,在交流焊的反极性半波也同样存在,它是成功地焊接铝、镁及其合金的重要因素。

三、在焊接时,需要根据焊接材料的需要,具体地选择直流正接或者直流反接。实践证明,直流反接时,工件表面的氧化膜在电弧的作用下可以被清除掉而获得外表光亮美观、成形良好的焊缝。若线棒可与地分离,现场试验应尽量采用正接法的测试方式。

扩展资料:

直流反接的原理:

当直流反接时,工件表面的氧化膜在电弧的作用下可以被清除掉而获得外表光亮美观、成形良好的焊缝。这是因为金属氧化物逸出功小,容易发射电子,所以氧化膜上容易形成阴极斑点并产生电弧,阴极斑点有自动寻找金属氧化物的性质。阴极斑点的能量密度很高,被质量很大的正离子撞击,使氧化膜破碎。

但是,直流反接的热作用对焊接是不利的,因为钨极氩弧焊阳极热量多于阴极。反极性时电子轰击钨极,放出大量热量,很容易使钨极过热熔化,这时假如要通过125A焊接电流,为不使钨极熔化,就需约6mm 直径的钨棒。

同时,由于在焊件上放出的能量不多,焊缝熔深浅而宽,生产率低,而且只能焊接约3mm厚的铝板。所以在钨极氤弧焊中直流反接除了焊铝、镁薄板外很少采用。

四、什么叫电桥原理

当被测量发生变化时,会使得感应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从而打破电桥平衡,使得检流计不再为零或Uab电压不再为零,此时Uab电压的大小与被测量变化相对应,通过建立电压Uab与被测量的数据对应表,从而得到相应的测量值。

五、双臂电桥原理

1、原理不同:单桥内部只有一个桥臂回路,双桥有两个桥臂回路:内臂和外臂,外臂用于测量被测电阻的数值,内臂用于消除引线电阻影响。

2、用途不同:单桥一般用于测量10欧以上的电阻,双桥一般测量小于10欧的电阻。

3、测量端钮数不同:单桥两个测量端,双桥4个测量端。

4、测量电源不同:单桥一般电压在3v以上,电流较小;双桥一般电压小于1.5v,电流较大。

5、内部结构不同:单桥三个测量桥臂一般为独立结构;双桥的内臂和外臂需要联动调节,阻值保持同步,结构比单桥复杂。

6、单桥除桥臂电阻外,不需要另外的标准电阻;双桥需要另外增加标准电阻,标准电阻有的是内附的,有的是外接的。

7、限于测量电流不能很大的条件,双桥的灵敏度一般比单桥要低。

8、双桥一般需要较粗的导线连接,一般要求其引线电阻不大于被测电阻的十分之一。

9、附加:单桥、双桥的抗干扰能力没有明显区别,这与何种电桥和电桥内部的放大板性能以及电桥质量等有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