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角随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角位移测量是线位移测量和角位移测量的总称,它直接影响着伺服运动控制的控制精度,位移测量在伺服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这不仅因为在各种机械加工中对位置确定和加工尺寸的需要,而且还因为速度、加速度等参数的检测都可以借助测量位移的方法。
一般的位移检测元件有:电感传感器、电容传感器、感应同步器、光栅传感器、磁栅传感器、旋转变压器和光电编码器等。其中,旋转变压器和光电编码器只能测试角位移,其它几种传感器既有直线型位移传感器,又有角度型位移传感器。
2. 角位置随动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半挂车随动转向桥的构造原理三轴化工半挂车采用的构造为电控—液压式随动转向系统。随动桥转向角由车速与前桥转向角的关系参数决议,这一参数预先作为程序参数曾经设定在控制模块中。
即当前桥转向角和车速肯定后,则随动桥转向角也是独一的。采用这种系统能够使车辆的转向性能得以改善,在减小了轮胎磨损的同时,既保证了运输的平安,又降低油耗,节约了能源,可以在满足交通法规的前提下给用户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3. 随动系统原理与设计
工作原理如下:
(1) 液压伺服系统是一个位置跟踪系统。
(2) 液压伺服系统是一个力放大系统。
(3) 液压伺服系统是一个负反馈系统。
(4) 液压伺服系统是一个误差系统。
液压伺服系统的原理
在液压伺服系统中,控制信号的形式有机液伺服系统、电液伺服系统和气液伺服系统。机液伺服系统中系统的给定、反馈和比较环节采用机械构件,常用于飞机舵面操纵系统、汽车转向装置和液压仿形机床及工程机械。但反馈机构中的摩擦、间隙和惯性会对系统精度产生不利影响。电液伺服系统中误差信号的检测、校正和初始放大采用电气和电子元件或计算机,形成模拟伺服系统、数字伺服系统或数字模拟混合伺服系统。电液伺服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高、信号处理灵活和应用广泛等优点,可以组成位置、速度和力等方面的伺服系统。
4. 位置随动系统原理
液压随动系统是一种利用位置跟随装置。 比如利用步进电机或者杠杆等装置,驱动一个小阀芯移动一个距离x,这个力矩太小,不能够驱动大型的机械移动,所以这个阀芯的小力矩使得阀芯移动x,同时打开了液压系统的高压油,接通了液压缸,利用液压有来拖动大型机械工作,同时内部的反馈系统可以自动关闭阀芯,使得液压缸的位移恰好等于x,这就是位置跟随,即液压随动系统。
5. 角位置随动系统工作原理
雪铁龙塞纳的后轮随动转向技术与其他豪车经常采用的主动转向原理不同。带有后轮主动转向的车型,后轮转向是通过驱动原件来实现的。
原理:
后轮主动转向带有驱动电机、拉杆,可以根据方向盘转动角度、车速等数据来调整后轮转向角度,当然也只是在1-3度之间调整。当车速在60码以下时,后轮转动方向与前轮相反。例如前轮向左,则后轮向右,这样一来可以降低转弯半径,提高车辆的灵活性。
当车速超过60码的时候,后轮与转动方向与前轮一致。车辆更稳定,循迹能力更强、安全系数更高!主动转向灵活度更高一些,可控性更高。
而雪铁龙塞纳后轮随动转向则属于被动转向机构,省去了驱动与传动部件,不需要控制系统参与。原理简单巧妙、通过橡胶块变形来做到的。
在悬架与车身
之间装上四个可变形的橡胶垫,这样一来悬架与车身之间就实现了柔性连接,而且在外力的作用下橡胶衬垫有一定的位移量,这样就巧妙的实现了后轮随动转向功能。
车子在转弯的时候在离心力与侧向力的作用下,后轴会承受一个径向力,这时候后悬架与车身连接的胶垫受力后会变形。
这时候后轴总成就会自动偏转一定角度,与前轮方向相反,也就实现了后轮随动转向功能。其实在日常行驶中后轴的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橡胶的弹性使后轮转向角度永远在变,因为汽车直线行驶时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情况下前轮方向时刻在变。这样一来后轮转向角度也是时刻跟随前轮转向角而改变的,也就提高了行驶的稳定性与操控性。因此即使是非常便宜的车型其底盘稳定性也是非常高的,跑高速平稳、信心十足。
6. 随动系统原理图
随动刹是自动控制,速度越快制动效果越明显;鼓刹是机械刹车。
随动刹又叫E-ABS系统,厂家为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大都采取提速加限速的方式进行速度控制,很多车辆最高时速达30km。针对此种现状,为保证骑行者的安全,特介绍一种E-ABS电子刹车系统。
与以往的机械刹车断电方式不同,E-ABS系统应用了全新的制动控制思想,当有刹车信号时,电动轮毂立即制动,并且速度越快制动效果越明显。
E-ABS电子刹车系统不会消耗蓄电池电能,相反,在制动瞬间和下坡制动时会对电池产生短时返充电,虽然作用时间短,但对于电池极板却可以起到一定的维护效果,有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鼓式刹车就是利用刹车鼓内静止的刹车片,去摩擦随着车轮转动的刹车鼓,以产生摩擦力使车轮转动速度降低的刹车装置。
7. 系统的角动量
角动量变化量等于力距与时间的乘积,这是定义。
当系统不受外力或外力在转轴方向力距为零时角动量守衡。对于定轴转动,可通过能量守衡计算角速度,再通过角动量定理求时间(定轴转动中求时间的题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