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液力偶合器自整角机(液力偶合器的主要部件)

来源:www.xrdq.ne   时间:2022-12-30 16:17   点击:19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液力偶合器的主要部件

液力变矩器组成及作用如下:

液力变矩器的组成:

1、常见的两级三元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由泵轮总成、涡轮总成、导轮总成、闭锁离合器总成和后盖组成,导轮通过单向离合器与变速箱壳体固定连接。

2、泵轮与后盖焊接成一个整体里面充满了传动油,并与发动机连接,起主动作用。涡轮与变速箱输入轴连接,起动力输出作用。变矩器工作时,泵轮在发动机带动下将传动油冲入涡轮,从而带动涡轮转动,实现了动力由发动机向传动系统的传递。

3、导轮总成中,如果单向离合器工作,液力变矩器则起变矩器作用,从而增加扭矩的输出;如果单向离合器不工作(导轮反转),此时变矩器起到了偶合器的作用。

液力变矩器的作用:

1、液力变矩器能够自动无级的根据负载变化改变涡轮的转速,提高车辆的通过能力。

2、液力变矩器通过液体连接泵轮和涡轮,减少发动机对传动系统的冲击载荷,提高传动系统的寿命。

3、液力变矩器在起步时,能够提高车辆的起动变矩比,从而提高车辆的动力性能。

4、起步平稳柔和,提高乘坐舒适性。

2. 液力偶合器的主要部件是什么

液力偶合器主要由泵轮、涡轮和转动外壳(又叫旋转内套)组成。

它们形成了两个腔室:在泵轮与涡轮间的腔室(即工作腔)中有工作油所形成的循环流动圆;另有由泵轮和涡轮的径向间隙(也有在涡壳上开几个小孔的)流入涡轮与转动外壳腔室(即副油腔)中的工作油。

一般泵轮和涡轮内装有20~40片径向辐射形叶片,副油腔壁上亦装有叶片或开有油孔、凹槽。

3. 液力偶合器图解

液力偶合器一般安装有2-3个易熔塞,一般出厂配套的易熔塞熔点均为120°,当用户有特殊需求时,可以提出提高熔点的要求,但切记不可将易熔塞熔点设置过高,一般不建议高于180度,更不可用其它金属材料堵死,避免出现由于没有温度保护而出现油温持续升高导致偶合器壳体损伤的不良后果。

4. 液力偶合器的主要部件是

首先明确液力耦合器和液力变矩器有区别,这两者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液力耦合器没有导轮,只有泵轮和涡轮,而在液力变矩器中存在导轮。因为结构上的差异,决定了液力耦合器的扭矩传递效率恒小于1,好的液力耦合器效率能达到0.95以上。而液力变矩器因为导轮的作用可以改变油液的流动方向,从而达到降速增扭或减扭增速的作用。并且液力变矩器一般都会有锁止功能,即在一定的转速/车速时泵轮和涡轮机械锁止(靠ECU控制),即刚性连接,从而实现1:1传递动力。目前车辆的自动变速箱一般都是使用液力变矩器了,虽然油耗还是要高一些,但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在的自动档车辆还有些会使用电磁离合器,靠ECU控制离合器的分离与结合。具体使用哪一种要从技术,成本,市场定位等综合情况考虑,这方面就不熟悉了。

5. 液力偶合器属于什么元件

液力增扭器的结构与液力偶合器基本相似,但在泵轮和涡轮之间加入一个固定不动的工作轮—导轮。液力变扭器主要由可旋转的泵轮和涡轮,以及固定不动的导轮等三个元件组成,各工作轮用铝合金精密铸造,或用钢板冲压焊接而成。

泵轮与变扭器壳连成一体,用螺栓固定在发动机曲轴后端的凸缘上或飞轮上,壳体做成两半,装配后焊成一体或用螺栓连接,涡轮通过从动轴与变速器的其它部件相连,导轮则通过导轮轴与变速器的固定壳体相连。所有工作轮在装配后,形成断面为循环圆的环状体。

6. 液力偶合器由哪几部分组成

液力偶合器的实质是离心泵与涡轮机的组合。主要由输入轴、输出轴、泵轮、涡轮、外亮、辅室及安全保护装置等构成。

输入轴一端与动力机相连,另一端与泵鸵相连:输出轴一端与涡轮相连,另一端与工作机相连。泵轮与涡轮对称布置,轮内布置一定数量的叶片。外亮与泵轮固联成密封腔,腔内充填工作液体以传递动力;当原动机通过输入轴带动泵轮旋转时,充填在工作腔内的工作液体受离心力和工作轮叶片的作用由半径较小的泵轮入口被加速加压抛向半径较大的泵轮出口,同时液体的动量矩产生增量,即偶合器泵轮将输入的机械能转化成了液体动能:当携带液体动能的工作液体由泵轮出口冲向对面的涡轮时,液流便沿涡鸵叶片所形成的流道做向心流动,同时释放液体动能转化成机械能驱动涡轮旋转并带动负载做功。

就这样工作液体在工作腔内周而复始地做螺旋环流运动,于是输出与输入在没有任何直接机械联接的情况下,仅靠液体动能便柔性地联接在一起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