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直流电动机的使用与维护(直流电动机的使用与维

来源:www.xrdq.net   时间:2023-01-06 06:36   点击:7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直流电动机的使用与维护教案

变压器是一种能够改变交流电电压的设备,人们可以通过制造原副线圈不同匝数比的变压器来提高或者降低交流电的电压,从而获得所需要的交流电电压。

但是变压器不能用于直流电路,直流电的电流在外电路中是从正极流向负极的,交流电的电流方向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判断变压器中电流方向是无意义的。

2. 直流电动机的使用与维护教案设计

1、首先两者的外部供电不同,直流电机使用直流电做为电源;而交流电机则是使用交流电做为电源。

2、从结构上说,前者的原理相对简单,但结构复杂,不便于维护;而后者原理复杂但结构相对简单,而且比直流电机便于维护。

3、直流电机是磁场不动,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交流电机是磁场旋转运动,而导体不动。

4、在调速方面,直流电机可以实现平滑而经济地调速,不需要其它设备的配合,只要改变输入或励磁电压电流就能实现调速;而交流电机自身完成不了调速,需要借助变频设备来实现速度的改变。

5、电机结构不同,直流电机通的是直流电,不会直接产生旋转磁场,它依靠随转子转动的换向器随时改变进入转子的电流方向,使转子定子间的磁场的极性一直相反,这样转子才能转动;而交流电机因为使用的是交流电,只要定子线圈按相位布局,自然会产生旋转磁场。

6、扩展资料直流驱动系统:系统以直流电控制直流电动机为驱动来源的情况简称直流驱动系统,车身所涉及到的电都是以直流电的形式在电控、电机、加速器内流转,从而达到控制车辆运行的方式。

7、控制部分采用斩波器控制方式。

8、优点:控制简单,效率较高,成本低,技术成熟;缺点:电机体积过大,大功率电机的尺寸难以控制,内部碳刷、换向器需要定期维护更换。

9、交流驱动系统:以交流感应电动机为驱动电机构成的驱动系统简称交流驱动系统。

10、此类型的控制部分大多采用矢量控制方式。

11、优点:效率高,体积小,质量轻,免维护,可通讯监控,坚实可靠,使用周期长;缺点:成本过高,控制复杂,电机编码器与控制器匹配性较敏感。

3. 初中物理直流电动机的教案

1、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湖南省长沙市,是民政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湖南省教育厅直属普通高等院校,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学校教师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8项;获得国家级信息化教学比赛一等奖4项,省级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12项。学生获得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和教学竞赛一等奖500余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6项。

2、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湖南省株洲市,学校是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骨干教师师资培训基地和中德师资培训国内基地,是国家高职专科先进制造技术学生实训(师资培训)基地和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始办于1951年,2000年7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原株洲铁路电机学校和铁道部工业职工大学合并升格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3、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始建于1903年的湖南私立修业学堂;1951年更名为湖南省长沙农业学校;2001年,湖南省长沙农业学校、湖南机电工程学校合并升格为湖南生物与机电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定名为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等获全国一等奖十多项,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

4、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73年,1998年3月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隶属空军装备部领导,是全军一所国民教育性质的普通高校,主要承担为军队装备修理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学院还先后荣获 “空军装备修理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5、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原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7年,坐落于株洲市红旗北路,毗邻沪昆高速和长株高速,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占地784亩,校舍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学院是2005年正式升格的国有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获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09年被评为“湖南省文明高校”,2011年被评为“湖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2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称号。

6、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学校是2000年7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零陵卫校和零陵农校合并升格而成。2003年6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原零陵商校、零陵工校、零陵师范三所普通中专成建制并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学院顺利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验收。2010年10月,学院顺利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验收,跻身全国高职院校100强。

7、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07年,成为湖南省省级示范性高职学院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5年,评为湖南省首批卓越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的前身为1956年创建的交通部长沙航务工程学校,1999年,湖南省交通学校与湖南省交通厅干部学校合并。2001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3月兼并了原湖南省公路技术学校。

8、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5年(学院前身——湖南省机械工业学校),位于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山大学城含浦科教园,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也是湖南省首批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先后被授予第三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9、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湖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1979年,创建娄底经济贸易学校;1986年,创建娄底工业学校;2001年8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娄底经济贸易学校合并组建娄底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4月,娄底机电工程学校整合进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6月,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入围湖南省省级示范院校建设单位。

10、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湖南大众传媒学院,由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湖南广播电视台共建,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湖南省卓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立项建设学校。学院是在原湖南银行学校和湖南教育电视台的基础上,于2000年7月正式建立。2002年,长沙县教师进修学校并入;2004年12月,湖南省广播电视学校整体并入。获得了“湖南省文明单位”和“湖南省园林式单位”称号。

4. 简述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图

无刷直流电机的定子是线圈绕组电枢,转子是永磁体。如果只给电机通以固定的直流电流,则电机只能产生不变的磁场,电机不能转动起来,只有实时检测电机转子的位置,再根据转子的位置给电机的不同相通以对应的电流,使定子产生方向均匀变化的旋转磁场,电机才可以跟着磁场转动起来。

5. 直流电动机教学反思

不能,在这个两两循环的过程中,必定要考虑摩擦力空气阻力,能量的释放等诸多条件,所以它会最后停下来

你说的这个问题在历史上先人就已经提到过了,即著名的永动机,或永能机

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 也不能凭空消失 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 能量的总和不变 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了 所以第一类永动机是不能做出来的

而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的 就像热量可以自发的由热的物体转移到冷的物体 但不能自发的由冷的物体转移到热的物体 而不引起其他的变化 所以第二类永动机也是不能做出来的 制造永动机梦想的破灭

永动机这个名词不是很恰当。如飞轮之类,一旦开始运动,若无磨擦阻力作用,是可以永久继续运动下去的,这在实际上虽然不易实现,但是在道理上说得通,可以看作一种实际的极限情况。所谓永动机并不是指这种情况,不是试图去保持永恒的运动,而是期望在没有外界能源供给,即不消耗任何燃料和动力的情况下,源源不断地得到有用的功。如果这种永动机真的能够制成,那么就可以不使用任何自然能源无中生有地得到无限多的动力。在人们还没有掌握自然的基本规律时,这种想法曾经引诱许多有杰出创造才能的人,他们付出了大量的智慧和劳动,追求这种梦想的实现。但是,没有任何一部永动机被实际地制造出来,也没有任何一个永动机的设计方案能受住科学的审查。

早期著名的一个永动机设计方案,是13世纪法国人亨内考提出的。亨内考设计的装置当时并不叫作永动机,而是按它特别吸引人的性质,把它叫做"魔轮"。他在一个轮子的边缘上等距地安装12根活动短杆,杆端分别套上一个重球。无论轮子转到什么位置,右边的各个重球总比左边的各个重球离轴心更远一些。亨内考设想,右边更大的作用特别是甩过去的重球作用在离轴较远的距离上,就会压使轮子按照箭头所示的方向永不停息地旋转下去,至少要转到轮轴磨坏时为止。但是,实际上轮子转动一两圈后就停了下来。

后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也造了一个类似的装置,。他设计时认为,右边的重球比左边的重球离轮心更远些,在两边不均衡的作用下会使轮子沿箭头方向转动不息,但实验结果却是否定的。达·芬奇敏锐地由此得出结论: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

事实上,由杠杆平衡原理可知,上面两个设计中,右边每个重物施加于轮子的旋转作用虽然较大,但是重物的个数却较少。精确的计算可以证明,总会有一个适当的位置,使左右两侧重物施加于轮子的相反方向的旋转作用(力矩)恰好相等,互相抵消,使轮子达到平衡而静止下来。

流水的落差可以推动水轮机对外提供动力,能否用流水来设计永动机呢?16世纪70年代,意大利的一位机械师斯特尔又提出了一个永动机的设计方案。他在设计时认为,由上面水槽流出的水,冲击水轮转动,水轮在带动水磨转动的同时,通过一组齿轮带动螺旋汲水器,把蓄水池里的水重新提升到上面的水槽中。他想,整个装置可以这样不停地运转下去,并有效地对外做功。实际上,流回水槽的水越来越少,很快水槽中的水就全部流进了下面的蓄水池,水轮机也就停止了转动。

浮力也是设计永动机的一个好帮手。是一个著名的浮力永动机设计方案。一连串的球,绕在上下两个轮子上,可以像链条那样转动。右边的一些球放在一个盛满水的容器里。设计者认为,右边如果没有那个盛水的容器,左右两边的球数相等,链条是会平衡的。但是,现在右边这些球浸在水里,受到了水的浮力,就会被水推着向上移动,也就带动整串球绕上下两个轮子转动。上面有一个球露出水面。下面就有一个球穿过容器底,补充进来。

这样的永动机也没有制成,是不是因为要下面的球能够通过容器底,而又不能让水漏出来,制造起来技术上有困难呢?技术上的困难并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还是出在设计的原理上。当下面的球穿过容器底的时候,它和容器底一样,要承受上面水的压力,而且是因为在水的最下部,所以它受到的压力很大。这个向下的压力,就会抵消上面几个球所受的浮力,这个水动机也就无法永动了。

此外,人们还提出过利用轮子的惯性,细管子的毛细作用,电磁力等获得有效动力的种种永动机设计方案,但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其实,在所有的永动机设计中,我们总可以找出一个平衡位置来,在这个位置上,各个力恰好下互抵消掉,不再有任何推动力使它运动。所有永动机必然会在这个平衡位置上静止下来,变成不动机。

层出不穷的永动机设计方案,都在科学的严格审查和实践的无情检验下一一失败了。1775的,法国科学院宣布"本科学院以后不再审查有关永动机的一切设计"。这说明在当时科学界,已经从长期所积累的经验中,认识到制造永动机的企图是没有成功的希望的。

各种永动机设计方案的失败,制造永动机美好梦想的破灭,对于每一个寻找永动机的人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是,反思这一失败的探索过程,它从反面给人类以启迪,一些科学家从这一否定的结论中开始思考,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不是说明自然界存在着一条法则,它使我们不可能无中生有地获得能量?也就是说自然界各种能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转化关系。这方面的思考是能量转化和守恒原理建立的线索之一。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亥姆霍兹(H. Helmholtz,1821-1894)就是从永动机不可能实现的这个事实入手研究发现能量转化和守恒原理的。他在论文中写道:“鉴于前人试验的失败,人们……不再询问‘我如何能利用各种自然力之间已知和未知的关系来创造一种永恒的运动',而是问道‘如果永恒的运动是不可能的,在各种自然力之间应该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19世纪中叶,能量转化和守恒原理得到了科学界的普遍承认。这一原理指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对应于不同的运动形式,能量也有不同的形式,如机械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热运动的内能,电磁运动的电磁能,化学运动的化学能等,他们分别以各种运动形式特定的状态参量来表示。当运动形式发生变化或运动量发生转移时,能量也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系统传递给另一个系统;在转化和传递中总能量始终不变。

还有另外一种非常美妙的幻想,它并不违反能量转化和守恒原理。假如能把空气或海水里的热能,通过一种巧妙的机器,全部转化成我们所需要的机械功,这可以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发明这种机器的想法,比起前面要凭空产生能量的想法聪明得多了。如果这种机器真能发明的话,还有另一好处,一方面我们可以把一种东西里面的热能取出来做功,同时还会使这种东西的温度降低。这样,我们可以在海洋上设置一些巨大的工厂,利用海水里的热能,来进行各种不同的工作,比如利用它来发电,一只轮船可以利用海水中的热量,不必烧煤或烧油,就能到世界各地去航行,这岂非美事!这可称作第二种永动机,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它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相违背。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由无数次实践证明了的客观规律。它可以表述为:“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是不可能的。”这也就是说,热机不可能有100%的效率,它要在把从高温热源吸收的一部分热量变为有用功的同时,把另一部分热量放到低温热源。

追寻永动机的失败经历,可以给我们两点启示:首先,失败的经历也有积极的科学研究价值,永动机的种种设计方案的失败,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启发了能量转化和守恒的思想,成为能量转化和守恒原理建立的思考线索之一;其次,要依据科学规律办事。历史上追求永动机的人们,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一种良好的愿望,也不是他们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只是由于他们做的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工作。在人们还没有认识能量传递和转化的规律之前,对那些寻求永动机的努力遭到的失败,我们只能感到遗憾,但是,如果在今天还有人去设计永动机,那他就是愚蠢的,是违反科学规律的,也是永远不会成功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