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方程
他励式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流取决于负载大小有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方程,当他励直流电动机稳定运行时,其电枢电流只与负载转矩、电枢回路总电阻以及励磁电流有关,与其他参数没有直接关系。
当负载转矩不变时,改变电枢回路总电阻时才会影响电枢电流,且两者是反相关的关系;或者改变励磁电流也可以达到改变电枢电流的目的,两者也是反相关的关系,但是在实际中改变励磁电流都是将励磁电流往小处调,所以磁通要减小,而此时电枢电流要增大。
2.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方程式
交流电机 公式P=ω.T推出公式T=9.55P/n,其中P为功率(单位W),T为扭矩(单位N.m),ω为角速度(单位rad/s),n为额定转速(单位r/min)。 教你个简单易记的 速算法 极数×千瓦数×1.65=扭矩
3.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方程有哪些?
根据直流电动机的电压平衡方程式:U=E+IaRa; 可以得到转速公式为:n=(U-IaRa)/CeΦ; 从式中可以看出,要想改变转速,可以改变 1)电枢电源电压U;2)电枢回路电阻Ra+Rf; 3)磁通Φ; 1)改变电枢电源电压U;只能使电机转速下降,可以在恒转矩下调节电机转速,调速时电机的特性较硬,调速范围比较大; 2)改变电枢回路电阻Ra+Rf;只能使电机转速下降,可以在恒转矩下调节电机转速,调速时电机的特性较软,能耗比较大; 3)改变磁通Φ;只能使电机转速上升,只能在恒功率下调节电机转速,调速时电机的特性较软;
4.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方程式及含义
电动势公式:E=NBSw,由于是两个有效导体故E=2NBSw
角速度w=2πn=50πrad/s,S=2RL=0.06m²,N=1
5.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方程公式
直流电机正常运行时,不存在电感的问题,所以电流算法较交流电机简单。
电机电流I=P/(U×η),P是电机输出功率,U是电机电压,η是电机效率(直流电机效率一般较低0.6~0.8)
①当电机为单相电机时由P=UIcosθ得:I=P/Ucosθ,其中P为电机的额定功率,U为额定电压,cosθ为功率因数; ②当电机为三相电机时由P=√三×UIcosθ得:I=P/(√三×Ucosθ),其中P为电机的额定功率,U为额定电压,cosθ为功率因数。
6.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方程式和机械特性方程式
异步电动机电势平衡方程式
1、定子绕组电势平衡方程式
定子绕组接到交流电源上,与电源电压相平衡的电势(压降)包括:
主电势(感应电势):
定子绕组通入三相对称交流电流时,将会产生旋转的主磁通,同时被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切割,并在其中产生感应电势。
定子绕组感应电势的有效值:E1=4.44f1*N1*Φ1*Kw1
漏磁电势(漏抗压降)
定子漏磁通:仅与定子绕组相匝链。
漏抗压降: E1σ=-jI1*X1σ
电阻压降: R1I1
定子电势平衡方程式:U1=-E1+(R1+jX1σ)I1=-E1+Z1σI1
2、转子绕组的电势及电流
转子绕组的感应电势
转子绕组切割主磁通的转速
主磁通以同步速度旋转
转子以转速n旋转
转子绕组导体切割主磁通的相对转速为(n1-n)=sn1
转子绕组中感应电势的频率:
公式: f2=sf1
结论:由于s很小,转子感应电势频率很低。0.5-3Hz
转子感应电势的有效值
公式:E2S=SE2
感应电势与转差率正比。
对绕线式异步电机,转子绕组每相串联匝数,相数计算方法同定子绕组的计算。
对笼型转子来说,由于每个导条中电流相位均不一样,所以,每个导条即为一相,可见相数等于导条数即转子槽数;每相串联匝数为半匝即1/2。
注意转子不动时(s=1)时的感应电势与转子旋转是感应电势的关系。
转子绕组的阻抗
由于转子绕组是闭合的,所以有转子电流流过。同样会产生漏磁电抗压降。
漏抗公式:X2σs=S*X2σ。漏抗也与转差率正比。转速越高,漏抗越小。
考虑到转子绕组的相电阻后:Z2σs=R2+jSX2σ。
转子绕组中的电流
转子绕组短路,转子电压为0,感应电势全部加在转子阻抗上
转子回路方程: E2S=jI2*Z2σs
7.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方程包括什么平衡方程
如果电枢电压和励磁电流不变电机会变慢如果想要保证转速不变,在基速范围内,可以通过增加电枢电压来调节输出力矩,当然电枢电流也会跟着增加如果电机的输出力矩已经达到了额定值,继续增加负载就超负荷了,此时电枢电流会继续增加,而且伴随速度下降,电机就危险了
8.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方程视频
1、概念不同。弱电一般是指直流电路或音频、视频线路、网络线路、电话线路,交流电压一般在36V以内。家用电器中的电话、电脑、电视机的信号输入(有线电视线路)、音响设备(输出端线路)等家用电器均为弱电电气设备。而网络线路只是弱电的一种。
2、弱电包含网络,但网络不包含弱电。范围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