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匝间电流计算公式?
线圈匝数与电流公式是N=0.4(l/d)。线圈通常指呈环形的导线,最常见的线圈应用有:马达、电感、变压器和环形天线等。线圈匝数是指导线环绕物体的圈数。
二、电动机匝间短路会使电流增大吗?会不会漏电?
你好:——★1、电动机匝间短路,会使绕组的“有效匝数”减少,出现匝间短路的那一相电流肯定会增大的。——★2、一般情况下,电动机匝间短路不会出现漏电的现象。但是,如果匝间短路发生在绕组的贴近铁心处,可能会因为弧光的产生、使青壳绝缘纸碳化、而漏电,这种情况是存在的。——★3、无论是否漏电,发生匝间短路的电动机,一定要退出运行,进行维修的。
三、匝间电压计算公式推导?
理想变压器是指升压(或降压)中没有能量耗损的变压器。
变压器两端电压比与匝数之间满足:U1/U2=N1/N2;电流比与匝数比满足:I1/I2=N2/N1;远距离输电,需要借助变压器升压来降低损耗。
四、怎么测量电动机匝间短路和相间短路?
相间短路基本上外观检查就能发现,都会有焦糊的痕迹!一看就能发现。
匝间短路外观检查是很难发现的,除非很严重的那种。一般都是拆下接线盒,找出三组线圈的接头,然后用双臂电桥测三组线圈的阻值,相互比较,匝间短路不会三相同时发生,一比较就能发现。
五、关于电动机的线模匝长这么计算?
假如绕线一百匝 因为线圈的跨距不是整距,所以,就有一个短距系数,相对于换算到整距上, 也以为线圈可能不在同一个中心上,所以,就有一个分布系数,相对于换算到同心上上面2个系数相乘,就是绕组系数100匝乘上绕组系数 就是有效匝数 对于单相电机, 主绕组的有效匝数对副绕组的有效匝数,就是有效匝比
六、电机匝间原理?
对地、匝间是电机绕组的电气故障类型,对于三相电机还有相间故障。在正常情况下 电动机的线圈与壳体是不连通的,三相电机绕组的不同相线圈之间也不是连通的。电动机对地短路故障是指线圈与壳体有连通;相间短路故障是不同相的线圈之间连通,匝间短路故障则是绕组线圈的匝与匝之间连通。
这类电气故障发生后,电机绕组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烧蚀,严重时根本就分不清是哪一类故障,但是随着分析故障案例的增加,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甄别办法,就是观察故障绕组的两个端部。一般情况下,对地和相间故障对于绕组的损伤是局部的,也就是说这两种故障是发生在瞬间;而匝间故障发生后,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匝间故障的整个线圈,也就是在绕组故障的另一端也会有一定程度的烧蚀痕迹。
七、匝间耐压标准?
匝间试验两种方法:1升高到额定电压的130%,运行3min,没有击穿冒烟,合格;2冲击电压的方法,JB/T9615-2000中有方法和限值,UT=K1*K2*UG=1.4*1.1*1500V,一般是这样。
绕组:线圈通常指呈环形的导线绕组,其电感量大小与有无磁芯有关,Q值愈高,回路的损耗愈小,广泛应用于马达、电感、变压器和环形天线等。
一般用滑动变压器加载到2000---2500伏检测有无间击穿。
八、电动机匝间短路如何能快速检测出来?
先将拆除转子铁芯的电动机定子绕组/变压器至于安静、黑暗的环境下,使用500V兆欧表(为了使故障现象更明显采用1000V兆欧表效果更好)逐相头尾间摇测。
此过程中仔细聆听绕组间有无电弧“嗞嗞”放电声,同时还可以借助双眼观察是否出现由放电而出现的电火花。
其实这种检测方法同漏电检测方法一致,只是一种针对的绕组对外壳,一种针对的是同绕组间有无放电声罢了。
九、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和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是一样的吗?
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就是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
最常用的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只有定子有线圈,在电路中可理解为一台初级有三组线圈次级只有一圈的变压器,它在无负荷时属于感性负载,在负荷很重时相当于阻性负载,无论哪种情况线圈电阻都小得可忽略不计。感抗在空转时很大,这时如要用欧姆定律可以用感抗代替电阻。而电动机负荷很重的情况下则相当于一个电阻负载,这个电阻不是线圈的电阻而是把电动机做的功折算到原边。
永磁的直流电动机简单,只有转子有线圈,通过电动机的电流等于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同样有做不做功的区别。
通过并激励磁电动机的电流是定子线圈电流和转子线圈电流之和。
通过串激励磁电动机的电流只有一个,因为定子线圈和转子线圈是串联的。
十、电动机正序电流计算?
三相平衡时,正序电流-相电流,没有负序电流用序分量法计算:正序电流=1/3(iA+aiB+a2iC)负序电流
= 1/3 (iA + a2iB + aiC)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