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相接触器启动停止按钮接线图?
三相接触器启动停止按红土接线相对简单,控制线在A相取一电源,接停止按纽一端,停止按纽另一端接启动按纽,启动按纽的另一端接交流接触器线圈的一端,交流接触器线圈的另一端接控制电源C相,同时将接触器辅助触头常开的两端並接在启动按纽的两端。
二、我要接触器的点动启动停止接线图?
看下你的接触器线圈电压 是220V,火线接 点动开关触点1,然后触点2出来到接触器A1,再由A2出来,接到零线上, 若是380V的,火线接 点动开关触点1,然后触点2出来到接触器A1,再由A2出来,接到另一火线上,
三、机床接触器接线图?
机床接触器的线圈,都是串接在开关元件上,通过开关的通断来控制接触器的通断,实现机械的机械动作。
四、11kv电动机启动要多大接触器?
若11千瓦电机是三相电机,在三相四线制线路中,相电压是220伏,线电压380伏,无论电机是星形或三角形接法,线电流=电机功率/相电压=11000瓦/220伏=50安培。则应选用60安培的交流接触器。即11千瓦的电机用60安培的交流接触器。
五、三相接触器一键启动接线图?
你说的一健启动就是电工行业里的启保停!这也是电工行业里的基本操作!接线图如下
六、电动机启动时间一般多久?
不请自来。
电动机启动时间一般是5-7秒,大型电动机启动时间有十几秒,这些都是直接启动。
七、大电锅接触器接线图?
接触器分为交流接触器(电压AC)和直流接触器(电压DC),它应用于电力、配电与用电场合。接触器广义上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
在电工学上,因为可快速切断交流与直流主回路和可频繁地接通与大电流控制(达800A)电路的装置,所以经常运用于电动机做为控制对象﹐也可用作控制工厂设备﹑电热器﹑工作母机和各样电力机组等电力负载,接触器不仅能接通和切断电路,而且还具有低电压释放保护作用。接触器控制容量大,适用于频繁操作和远距离控制,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元件之一。
在工业电气中,接触器的型号很多,工作电流在5A-1000A的不等,其用处相当广泛。
接触器工作原理
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接触器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会产生磁场,产生的磁场使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吸引动铁芯,并带动交流接触器点动作,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两者是联动的。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点复原,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直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跟温度开关的原理有点相似。
交流接触器接线方法
1、3、5接三相电源,(主电路部分)
2、4、6接三相电机
A1、A2是这个接触器的线圈,接到控制电路里面去,通过控制这个接触器的线圈(A1、A2)来实现控制住电路部分的电机(以小控大)。
13、14表示这个接触器的辅助触点,NO表示为常开,也就是没通电的情况下13、14是断开的,通电后13、14是闭合的。放在控制电路部分用来自锁(并联在启动按钮上),达到连续运行的目的。
首先电源三相分别接接触器的主触点L1,L2,L3,再从接触器的T1,T2,T3接出三根线接电机的三个接线柱,以上是主电路。
控制电路:从L1引出一根线接停止按钮(停止按钮是常闭的,启动按钮是常开的,这个应该知道吧!)从停止按钮出来接启动按钮一端和接触器辅助触点的一端,然后从启动按钮的另一端接辅助触点的另一端(这部分也就是自锁),从这一端出来的线接线圈A1,线圈A2出线接L2或L3。
首先我们先了解施耐德交流接触器的几个基本常识交流接触器有两个基本东西,主触头和辅助出头,主触头故名思议就是用来和用电器接触的或者接在主回路上,辅助触头就是接在控制回路上,用来控制主回路的。
主触头一般接到主回路上,至于先后顺序到时没有特别要求,辅助触头接到控制回路上,一般要选择是常开触点还是常闭触点。这个选择是根据控制回路的要求而定,一般一个交流接触器如果常开常闭触点不够用,以施耐德为例,可以在最上方加上一个机构。类似于常开常闭触点可供使用。
交流接触器的判断是常开常闭可以使用万能表的通断量程,当万能表测量是响证明是常闭触点,当万能表不响证明是常开触点,用手按一下辅助出头的按钮常开就会响,常闭就不响。
八、chnt交流接触器接线图?
电源→熔断器→空开→接触器→热保护器→负载。
九、接触器联锁如何接线图?
接触器联锁接线图:
工作原理:合上电源开关QS:
1、正转控制:
按下SB1,KM1线圈得电,KM1自锁触头闭合自锁,KM1联锁触头分断对KM2支路的联锁,KM1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启动连续正转.
2、反转控制:
先按下SB3,电动机失电停转.
再按下SB2,KM2线圈得电,KM2自锁触头闭合自锁,KM2联锁触头分断对KM1支路的联锁,KM2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启动连续反转.
停止时,按下SB3,整个控制电路失电,主触头分断,电动机M失电停转.
十、单相水泵接触器接线图?
电源→熔断器→漏电开关→接触器→热保护器→负载。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