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过负荷保护原理?

102 2023-11-29 17:18 admin   手机版

一、过负荷保护原理?

  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过负荷保护英文名称:overload protection 定义:被保护区出现超过规定的负荷时的保护措施。 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二级学科) 电力、水利等系统的一种保护模式,在电路中,当回路电流超过过负荷保护装置预设值时,过负荷保护装置自动断开电流回路,起到保护有效负载的作用。  保护根据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1)温度保护:·温度保护用于保护电机设备是随国外引进的设备进入国内的,其基本思想是:将温度敏感元件粘在或者埋设在被保护设备的最热部位,以此来实时监测设备的温度。当设备过热时切除电源,以达到保护设备的目的。·这种保护方式能够较真实地反映设备温度,作为过负荷保护原理上讲是比较理想的。  温度保护按照采用的温度敏感元件性质的不同又分为2类:  (1)温敏元件为开关特性  如双金属片,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双金属片动作,断开设备电源。  (2)温敏元件输出为模拟信号  采用的温度敏感元件有:  A)热敏电阻——由金属氧化物、陶瓷半导体或炭化硅材料制成。PTC、NTC。  B)热电阻——由铜、镍、铂等金属材料制成(如最常见的铂电阻);  C)热电偶;  D)PN结。  特点  保护的原理最简单、直接,能比较真实地反映设备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短路故障。  2)根据热累积的原理动作的保护  3)根据电流的大小来动作的保护

二、什么是过负荷保护?

过载保护和过负荷保护之间没有区别的,主要是针对输出(负载)而言。

但是过流保护和过负荷保护之间有以下区别:

1、过负荷一般只发信号,不动作于跳闸,整定值较低,但是带一段时间的延时,用于躲过设备的启动电流等情况;过流保护是电力设备短路时的一种保护,动作于跳闸,过流不一定是对称的。由于速断保护不能保护线路全长,要靠过流保护来作为后备保护。

2、 过负荷保护的定值低,一般为额定的1.2倍,延时长,主要保护的是因负荷侧卡涩,转距增大等一类的故障,这类故障的特点是不会引起电流大幅增大,可以延时较长也不会使线圈过热损坏,动作于跳闸。过流保护定值较高,一般为3-4倍。过流保护动作时,说明系统有短路故障,电压会降低的很多,而过负荷发信号时电压不会降低的,所以过流保护均采用低电压闭琐。

3、过流保护是采集三相或两相电流值,而过负荷保护只需采集任意一相电流值即可。过流保护保护将动作出口,过负荷保护只发信号。

扩展资料:

发生过载的主要原因:

1、导线截面选择不当,实际负载已超过了导线的安全电流。

2、“小马拉大车”现象,即在线路中接入了过多的大功率设备,超过了配电线路的负载能力。

3、在重要的物资仓库、居住场所和公共建筑物中的照明线路,有可能引起导线或电缆长时间过载的动力线路,以及采用有延烧性护套的绝缘导线敷设在可燃或难烧建筑构件上时,都应采取过载保护。线路的过载保护宜采用自动开关。运行时,自动开关长延时动作整定电流不应大于线路长期允许负载电流。

过负荷的危害:

电气线路短时间少量的过负荷通常是允许的,因其负载电流是周期性变化的,它并不对线路造成损害。如电动机启动电流较大,可高达约7In,启动时间一般为4 ~ 15 s,7 In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短路电流,但属于正常的过负荷,所以应正确选用电动机保护型断路器进行保护。

参考资料:

三、过负荷保护功能属于什么?

由于过负荷保护的整定值是电流的变化,所以属于过流保护类。

过负荷保护是指被保护区出现超过规定的负荷时的保护措施。 继电保护与自动化( 电力、水利等系统的一种保护模式,在电路中,当回路电流超过过负荷保护装置预设值时,过负荷保护装置自动断开电流回路,起到保护有效负载的作用。

四、为何过流保护不能反映过负荷?

过载保护和过负荷保护之间没有区别的,主要是针对输出(负载)而言。 但是过流保护和过负荷保护之间有以下区别:

1、过负荷一般只发信号,不动作于跳闸,整定值较低,但是带一段时间的延时,用于躲过设备的启动电流等情况;过流保护是电力设备短路时的一种保护,动作于跳闸,过流不一定是对称的。由于速断保护不能保护线路全长,要靠过流保护来作为后备保护。

2、 过负荷保护的定值低,一般为额定的1.2倍,延时长,主要保护的是因负荷侧卡涩,转距增大等一类的故障,这类故障的特点是不会引起电流大幅增大,可以延时较长也不会使线圈过热损坏,动作于跳闸。过流保护定值较高,一般为3-4倍。过流保护动作时,说明系统有短路故障,电压会降低的很多,而过负荷发信号时电压不会降低的,所以过流保护均采用低电压闭琐。

3、过流保护是采集三相或两相电流值,而过负荷保护只需采集任意一相电流值即可。过流保护保护将动作出口,过负荷保护只发信号。

五、过载保护、过流保护及过负荷保护有什么区别?

过载保护是电机额定电流的1.2倍左右,时限比较长,可以有几分钟。

过电流保护是电机额定电流的1.5-2.5倍,时限比较短,可以有零点几秒到几秒。

过载和过电流是二个不同的保护模式,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

六、过负荷欠电压保护如何试验?

1、可以用仪器(万用表、电流表)进行电压、电流实际测量。

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电压波动大时。在电压达到欠压保护时不可能正好在测量电压。不过可以安装固定电压表,利用摄像头进行健康记录数据,在保护断电时查看录像记录,看看当时的电压值。2、还有一个土办法就是通过手摸导线、保护器感觉一下导线、保护器温度。如果保护断电时明显温度高,证明确实电流超标。3、这种情况也有可能是总的供电线路太细,随着入住率升高,夏季用电量大导致整体压降严重。也有可能是保护器送命到了,需要换新。4、如果单开一台空调没事,同时开两台空调就会起保护,有可能是保护器功率小了。

七、变压器过负荷保护原理?

变压器过负荷保护也就是过电流保护。其原理是通过电流互感器测量负荷的电流的大小,再接上二次回路护装置即过电流保护装置。

当负荷超过变压器的额定工作电流时,过流保护装置中的过流继电器起动发出过流信号,使断路器跳闸断开负荷用电而达到保护变压器的目的。

八、过负荷保护主要用于多少kva?

   过负荷保护主要用于大于800Kva变压器。

过负荷保护是指被保护区出现超过规定的负荷时的保护措施。 继电保护与自动化( 电力、水利等系统的一种保护模式,在电路中,当回路电流超过过负荷保护装置预设值时,过负荷保护装置自动断开电流回路,起到保护有效负载的作用。

九、过负荷保护主要用于多少kv?

10千伏。过负荷顾名思义就是超过了额定的负荷,即电力系统中用电负荷超出发电机的实际功率或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引起设备过载。

由于短时过负荷不会引起系统或电力设备的安全问题,但长时间会引起系统或电力设备本身的安全或稳定问题,或用电设备的安全,故过负荷一般保护延时作用于信号和跳闸。

十、过负荷保护功能使用范围?

电力系统的输电线路、发电机、变压器等元件发生故障时,系统会通过短路电流, 且故障点距离越靠近电源,短路电流就越大。

针对这个特点,利用电流继电器可以很方便地 构成过电流保护和速断保护,当电流超过保护装置的整定值时,保护动作,使断路器跳闸。

  过电流保护也称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一般是按躲开最大负荷来整定的。 为了使上、下级 过电流保护有选择性,在时限上也相应的差一个级差。而电流速断保护则是按被保护设备的 短路电流来整定的,因此,一般它没有时限。

  两者常常采用配合使用,作为设备的主保护和 相邻设备的后备保护。电流速断保护不能保护线路的全长(否则将失去选择性),即存在速断保护的死区。

 一 般情况下,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能达到线路全长的50%,就认为有良好的保护效果了。

  在 最小运行方式下,能保护线路全长的15%〜20%,即可装设。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