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交流异步电动机实训报告(交流异步电动机及控制

来源:www.xrdq.net   时间:2023-01-02 07:30   点击:5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交流异步电动机及控制实验报告

一、变极对数调速方法 :改变定子绕组的接红方式来改变笼型电动机定子极对数达到调速。

二、变频调速方法 :使用变频器改变电动机定子电源的频率,从而改变其同步转速的调速方法。

三、串级调速方法 :串级调速是指绕线式电动机转子回路中串入可调节的附加电势来改变电动机的转差,达到调速的目的。大部分转差功率被串入的附加电势所吸收,再利用产生附加的装置,把吸收的转差功率返回电网或转换能量加以利用。根据转差功率吸收利用方式,串级调速可分为电机串级调速、机械串级调速及晶闸管串级调速形式,多采用晶闸管串级调速。

四、绕线式电动机转子串电阻调速方法: 线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串入附加电阻,使电动机的转差率加大,电动机在较低的转速下运行。串入的电阻越大,电动机的转速越低。此方法设备简单,控制方便,但转差功率以发热的形式消耗在电阻上。属有级调速,机械特性较软。

五、定子调压调速方法 :改变电动机的定子电压时,从而获得不同转速。由于电动机的转矩与电压平方成正比,因此最大转矩下降很多,其调速范围较小,使一般笼型电动机难以应用。为了扩大调速范围,调压调速应采用转子电阻值大的笼型电动机,如专供调压调速用的力矩电动机,或者在绕线式电动机上串联频敏电阻。

六、电磁调速电动机调速方法 :电磁调速电动机由笼型电动机、电磁转差离合器和直流励磁电源。直流励磁电源功率较小,通常由单相半波或全波晶闸管整流器组成,改变晶闸管的导通角,可以改变励磁电流的大小。

七、液力耦合器调速方法 :液力耦合器是一种液力传动装置,一般由泵轮和涡轮组成,当泵轮在原动机带动下旋转时,处于其中的液体受叶片推动而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沿着泵轮外环进入涡轮时,就在同一转向上给涡轮叶片以推力,使其带动生产机械运转。通过不同的液力(润滑油和涡轮)达到调速。

2. 交流异步电动机及控制实验报告怎么写

三相异步电动机空载实验主要是进行空载电流、空载损耗的测定,前提是电动机应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空载运转,与机械耗达到稳定。即输入功率,相隔半小时的两个读数之差应不大于前一个读数的3%,对750W及以下的电动机,应空载运转15-30min。检查试验时,空载运转的时间可适度缩短。绕线转子电动机在空载试验时,应将转子绕组在集电环上短路。

短路实验主要测量短路电压的大小,反映漏电抗的大小。短路电压过高,表示漏电抗太大,这是定子绕组匝数过多造成的;短路电压过低,说明漏电抗太小,这是定子绕组匝数过少引起的。

3. 异步电动机工作特性实验报告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有固有的机械特性和认为的机械特性之分。

1、固有机械特性:它上面有4个特殊点。

(1)电动机在没有任何负载情况下的空转,此时转速最大,此点即电动机的理想空载点。

(2)电动机在有负载情况下的正常运转,此时为电动机的额定工作点。

(3)电动机在刚启动的时刻,即没有转起来,所克服转子自重时转矩的时候,此点为电动机的启动工作点。

(4)电动机在拖动负载最大转矩时,速度也比较适中时,此点位电动机的临界工作点。

在此时电压如果过低或有巨大冲击负载,就会造成电动机停机。

2、人为机械特性

(1)电压降低

电动机在运行时,如电压降低太多,会大大降低它的过载能力与启动转矩,甚至是电动机发生带不动负载或者根本不能启动的现象。此外就是启动后电机也会被烧坏。

(2)定子电路接入电阻,此时最大转矩要比原来的大;转子电路串电阻或改变定子电源频率,此时启动转矩要增大,最大转矩不变。

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实验报告

1.SB是按钮,在控制电路中使用,通过较小的电流;QC是组合开关,在主电路中应用,直接把外接电源和电动机连接起来;FU是熔断器,起短路保护作用;KM是交流接触器,分别控制主触头和辅助触头效应产生的相应的动作;KR是热继电器,起过载保护作用。

2.起动过程是首先闭合组合开关QC,按下按钮SB1,主触头KN动作闭合,电动机进入运转,松开按钮,由于KM的辅助触头仍然处在闭合状态,所以电动机继续转动。

如果要电动机停止转动,只要按下按钮SB2,则控制电路断开,交流接触器KM的绕组停电,于是主触头KM 断开,辅助触头KM也断开,电动机就从主电路中切除,停止转动。

5.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实验报告

一台三相异步电机要想实现正反转,那就需要想办法调换三相电源中的两相。换相办法有很多,比如利用转换开关、接触器等。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接触器换相来实现电机正反转较多。

我们先来看一下正反转的电路图,把电路图从中间划开,左边是主线路,右边是控制线路。

主线路原理

我们先看一下主线路。三相电源通过熔断器以后分两路,分别到两个接触器的主触头。此时,接触器主触头进线的相序和电源一一对应。两个接触器主触头的出线互换以后并联在一起,然后和热继电器相连,最后接在电机上。

当KM1主触头接通时,电源L1流向三相电机第一相、电源L2流向三相电机第二相、电源L3流向三相电机第三相,电机正转。

当KM2主触头接通时,电源L1流向三相电机第三相、电源L2流向三相电机第二相、电源L3流向三相电机第一相,电机反转。

所以我们只需要控制接触器1和接触器2主触头通断,即可实现电机正反转;要想达到控制接触器1和2的主触头,那我们只需要控制它们的线圈即可。另外,接触器1和2主触头不能同时闭合,否则电源会发生短路。

控制线路原理

单相380V通过变压器以后变成36V安全电压,然后给控制线路供电。36V电源首先通过热继电器、停止开关SB3以后,分别到正转按钮SB1、反转按钮SB2和KM1常开、KM2常开。

如果按下正转按钮SB1,电流就会通过SB1、KM2常闭到达KM1线圈。此时KM1线圈得电,KM1主触头接通、电机正转。同时,KM1常开把SB1两端接通自锁,KM1常闭断开,防止误按反转按钮SB2而发生短路。

如果按一下停止按钮SB3,KM1线圈断电,KM1主触头断开,电机停止运转。同时,KM1常开断开失去自锁。

如果按下反转按钮SB2,电流就会通过SB2、KM1常闭到达KM2线圈。此时KM2线圈得电,KM2主触头接通、电机反转。同时,KM2常开把SB2两端接通自锁,KM2常闭断开,防止误按反转按钮SB1而发生短路。

如果按一下停止按钮SB3,KM2线圈断电,KM2主触头断开,电机停止运转。同时,KM2常开断开失去自锁。

6. 交流异步电动机及控制实验报告总结

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电机要实现正反转控制,将其电源的相序中任意两相对调即可(称为换相)。

通常是V相不变,将U相与W相对调,为了保证两个接触器动作时能够可靠调换电动机的相序,接线时应使接触器的上口接线保持一致,在接触器的下口调相。

由于将两相相序对调,故须确保二个KM线圈不能同时得电,否则会发生严重的相间短路故障,因此必须采取联锁。

为安全起见,常采用按钮联锁(机械)与接触器联锁(电气)的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使用了按钮联锁,即使同时按下正反转按钮,调相用的两接触器也不可能同时得电,机械上避免了相间短路。

另外,由于应用的接触器联锁,所以只要其中一个接触器得电,其长闭触点就不会闭合,这样在机械、电气双重联锁的应用下,电机的供电系统不可能相间短路,有效地保护了电机,同时也避免在调相时相间短路造成事故,烧坏接触器。

扩展资料

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定子的对称三相绕组连接到三相电源上时,绕组内将通入对称三相电流,并在空间产生旋转磁场,磁场沿定子内圆周方向旋转,当磁场旋转时,转子绕组的导体切割磁通将产生感应电动势E,由于电动势E的存在,转子绕组中将产生转子电流I。

根据安培电磁力定律,转子电流与旋转磁场相互作用将产生电磁力F(其方向由左手定则定),该力在转子的轴上形成电磁转矩,且转矩的作用方向与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相同,转子受此转矩作用,便按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旋转起

7. 交流异步电动机及控制实验心得

通过这次电机实验,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实践出真知。在电机制作中,我们遇到了很多课本没有的提到过得问题。例如:上电之前测对地绝缘、三相电感、电阻等等,而且我们第一次通电没有成功就是因为铜线的绝缘皮没有完全挂掉,还有也体会老师说的书本里的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总之,这次实验让我受益颇多。

8. 异步电动机的使用实验报告

异步电机在1885年由意大利物理学家和电气工程师费拉里斯发明。1888年,他提出实验报告,对旋转磁场作了严格的科学描述,为以后开发异步电动机、自起动电动机奠定了基础。

费拉里斯相信他所提出的旋转磁场理论以及他所开发的新产品在科学上的价值远远超过物质上的价值,因此他有意不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而是在实验室向公众演示这些最新成果。

他还倡导使用交流电系统。现在,鼠笼型异步电机是使用最广泛的异步电机。

9.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特性实验报告

三相异步电动机应该会产生3个力,这三个力有三相绕组分别产生,并且三相绕组产生的三个力的方间是一致的,这样才能让三相弄步电动机的转子能顺着这三个力的方向旋转起来,假如三相绕组其中有一个力的方向相反,或有一相绕组不出力,那么该三相异步电机就不能正常运行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