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同步电动机的换向问题(电动机换向的方法)

来源:www.xrdq.ne   时间:2022-12-27 13:01   点击:15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电动机换向的方法

单相电动机正反转是改变电容的接法,就是工作绕组和启动绕组交换,当然工作绕组和启动绕组参数必须一样的。也可以用电感替换电容改变方向。

这个原理是单相绕组只产生振动磁场,不是旋转磁场,所以必须给付绕组一个相位不一样的电流,可以是电容改变也可以是电感改变相位,电容、电感的相位是相反的,这样就使电动机转向相反。

一、4个抽头(也就是主绕组和副绕组分别引出接线头)这种情况下只要将主绕组或副绕组任意一副反接就可以实现反转了(是任意一副,两副一起换就又正转了)

二、 3个抽头(它的电容是外置的,在电机内部已经将主绕组和副绕组的一端并掉了)假设公共端为1,接电源,2 3分别是主副绕组的一端;

如果电容串接在2是正转,则电容串接在3为反转(这种电机的主副绕组是对称的,匝数、线径是一样的)

三、2个抽头,不能实现正反转互换。

2. 交流电机换向方法

220伏交流有刷电机的原理是有刷电机采用机械换向,磁极不动,线圈旋转。电机工作时,线圈和换向器旋转,磁钢和碳刷不转,线圈电流方向的交替变化是随电机转动的换相器和电刷来完成的。

在有刷电机中,这个过程是将各组线圈的两个电源输入端,依次排成一个环,相互之间用绝缘材料分隔,组成一个象圆柱体的东西,与电机轴连成一体,电源通过两个碳元素做成的小柱子(碳刷),在弹簧压力的作用下,从两个特定的固定位置,压在上面线圈电源输入环状圆柱上的两点,给一组线圈通电。

随着电机转动,不同时刻给不同线圈或同一个线圈的不同的两极通电,使得线圈产生磁场的N-S极与最靠近的永磁铁定子的N-S极有一个适合的角度差,磁场异性相吸、同性相斥,产生力量,推动电机转动。碳电极在线圈接线头上滑动,象刷子在物体表面刷,因此叫碳“刷”。

相互滑动,会摩擦碳刷,造成损耗,需要定期更换碳刷;碳刷与线圈接线头之间通断交替,会发生电火花,产生电磁破,干扰电子设备。

有刷交流电机主要通过转子绕组与电阻器(箱)的连接,来控制电机转速的。

3. 换向电机工作原理

换向器的原理是,当线圈通过电流后,会在永久磁铁的作用下,通过吸引和排斥力滚动,当它转到和磁铁平衡时,原来通着电的线较对应换向器上的触片就与电刷分离开,而电刷连接到符合产生推动力的那组线圈对应的触片上,这样不停的重复下去,直流电念头就转起来了。【扩展】换向器(英文:commutator )俗称整流子,是直流永磁串激电动机上为了能够让电动机持续转动下去的一个部件。

4. 电动机换向的方法有两种

改变转向方法

1、三相电动机任意调换二相相序。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是被定子的三相绕组产生的旋转磁场拖动的,三相绕组合成的旋转磁场向哪个方向转,转子就向哪个方向转。所以,只要将三相电源线的任意两根线换接,电机定子的旋转磁场就被改变了,而电机转子的转动方向也就被改变了。

2、直流电动机改变电源的正负接法。

3、单相电容电动机改变主绕组的头尾或改变主副绕组。

5. 电机自动换向电路

换向器与电刷一起才能实现换向。换向器和绕组元件两端固定连接与电枢绕组一起旋转,电刷与换向器滑动连接,电刷本身位置固定。

绕组导体交替处于NS极下,不断变换导体电流方向;而电刷总是与同一个极下的导体接触,因此引出的电流方向不变(发电机) 。

6. 如何实现电动机的自由换向

1、直流电机:对调电枢绕组两端的接线。

2、交流电机:对调连接电源的任意两相接线。

简单地说,直流风扇电机调换接线即可反转,三相交流风扇调换任意两根接线即可反转,而普通家用单相电风扇在设计上就不允许反转,因而不论怎样也不能使其正常反转(非正常反转是可实现的,但是会烧毁电机)。

而像家用换气扇那样的单相电机,它是设计了换向功能的,通过开关改变接线方式即可实现反转。

扩展资料

电风扇的主要部件是:交流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同时由于线圈电阻,因此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电能要转化为热能。此外,直流电机、直流无刷电机等小功率电机在小型电扇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电风扇工作时(假设房间与外界没有热传递)室内的温度不仅没有降低,反而会升高。来分析一下温度升高的原因:电风扇工作时,由于有电流通过电风扇的线圈,导线是有电阻的,所以会不可避免的产生热量向外放热,温度自然会升高。

人体的体表有大量的汗液,当电风扇工作起来以后,室内的空气会流动起来,所以就能够促进汗液的急速蒸发,结合“蒸发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故人们会感觉到凉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