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用的超声波频率范围
一般超声波频率范围在20-40千赫兹,这是指震荡频率,每秒钟含多少个波(或反复变化的次数)。超声波设备一般使用的超声波频率为20KHz、25KHz、28KHz、33KHz、40KHz、60KHz、80KHz、100KHz或以上尚未大量使用。
2. 常用的超声波频率范围是多少
一分钟振动1200000次的频率叫做超声波。因为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小于20HZ的叫做次声波,频率大于20000HZ的叫做超声波,而20000HZ物理意义是物体每秒钟振动20000次,1分钟等于60秒.所以1分钟振动的次数为60X20000=1200000次。
3. 物理治疗常用的超声波频率范围
超声波属于机械波,正常人耳能够感受到的是频率在16-2万赫兹之间的机械波,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声波。当声波的频率低于16赫兹,叫做次声波;高于2万赫兹以上的,才叫超声波。一般来说,短期接受超声波对人体没有害处,但是如果长时间接受超声波,也会对人体组织产生一定的影响。
比如当频率高到超声波,甚至更高的时候,发热的效应也会明显,会使体内的水分子、周围的组织遭受到破坏。超声波如果不受控制,更加危险,有的可以引起炎症,如关节炎等并发症。
4. 超声声波频率应大于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赫兹。超声波是一种波长极短的机械波,在空气中波长大多短于2cm(厘米)。需要依靠介质进行传播,无法存在于真空(如太空)中。它在水中传播距离比空气中远,但因其波长短,在空气中则极易损耗,容易散射,不如可听声和次声波传得远,不过波长短更易于获得各向异性的声能,可用于清洗、碎石、杀菌消毒等。
超声波:
超声波的超字是因为其频段下界超过人的听觉而来,但如果按波长角度来分析,实际上超声波的波长更短。科学家们将一个波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称为波长,我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机械波波长为2cm~20m(2厘米~20米)。因此,我们把波长短于2cm的机械波称为超声波。但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波长在3.4cm以下(10000hz以上)的机械波,就可以视作超声波。
5. 超声是频率大于多少赫兹的声波
频率是固定的,在同一频率底下,材料的声速和波长有关。波速是材料的特性。
v=λ/t
v=λf
f是频率,λ是波长,v是波速,T是周期
v与传播介质有关
T与振源有关
λ与v和t有关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
6. 什么是超声波?其频率范围是多少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超声波因其频率下限大于人的听觉上限而得名。
科学家们将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声音的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Hz)。我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Hz-20000Hz。因此,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通常用于医学诊断的超声波频率为1兆赫兹-30兆赫兹。
7. 医学常用的超声波频率范围是多少?
次声波和超声波的频率范围分别是:2赫兹以下,2千赫兹以上。频率小于20Hz(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而次声波的波长往往很长,因此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发生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