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超声波电机的介绍图
1835年,制作世界上第一台能驱动小电车的应用马达为美国一位铁匠达文波(Thomas Davenport)。
1870年代初期,世界上最早可商品化的马达由比利时电机工程师Zenobe Theophile Gamme所发明。
1888年,美国著名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应用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交流马达,即为感应马达。
1845年,英国物理学家惠斯顿(Wheatstone)申请线性马达的专利,但原理于1960年代才被重视,而设计了实用性的线性马达,已被广泛在工业上应用。 1
902年,瑞典工程师丹尼尔森利用特斯拉感应马达的旋转磁场观念,发明了同步马达。
1923年,苏格兰人James Weir French 发明三相可变磁阻型(Variable reluctance)步进马达。
1962年,藉霍尔元件之助,实用之DC无刷马达终于问世。
1980年代,实用之超音波马达开始问世。
2. 什么是超声波电机
液位计的继电器输出连接中间继电器,用中间继电器来控制电机。
当然也可以用4~20mA电流来控制变频器,用变频器来控制电机。
3. 超声电机原理演示
答:超声波加工用到超声波电机了吗:
要用到的。
超声电机与传统电机不同,超声电机是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和超声振动来获得其运动和力矩的,将材料的微观变形通过机械共振放大和摩擦耦合转换成转子的宏观运动。
超声电机由定子和转子组成,但定子是由压电材料和金属材料组合制成,转子是由金属材料制成;压电材料把电能转换成机械振动能,激励定子金属体振动;转子与定子相接触,通过摩擦力,定子的振动驱动转子运动。由于定子的振动频率一般在大于20kHz 的超声频段,因此人们也将超声电机称为压电电机。
4. 超声波电机的介绍图片
与传统的电机不同,超声波电机无绕组和磁极,无需通过电磁作用产生运动力。一般由振动体(相当于传统电机中的定子,由压电陶瓷和金属弹性材料制成)和移动体(相当于传统电机中的转子,由弹性体和摩擦材料及塑料等制成)组成。在振动体的压电陶瓷振子上加高频交流电压时,利用逆压电效应或电致伸缩效应使定子在超声频段(频率为20KHZ以上)产生微观机械振动。并将这种振动通过共振放大和摩擦耦合变换成旋转或直线型运动。
实现超声波驱动有两个前提条件:首先,需在定子表面激励出稳态的质点椭圆运动轨迹;其次,将定子表面质点水平方向的微观运动转换成转子的宏观运动或平动。第一个前提条件对应着机电能量转换,利用逆压电效应由电能转化成机械振动能:第二个前提条件对应着运动形式转化,往往通过定转子间的摩擦力来实现,近年来亦有通过气体或液体为中间介质接触为非接触型超声波电机,也称为声悬浮超声波电机。从超声电机的工作原理可见,其正常工作离不开两个能量转换作用:机电转换作用和摩擦转换作用。机电转换作用是指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即对压电陶瓷振子加高频振荡电流,使它以超声波的频率振动。摩擦转换作用是指弹性体(定子与压电陶瓷的合称)的振动经过定子与转子工作面间的摩擦作用转化成转子的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要保证大力矩输出、止动性好,必须满足的条件就是有效足够的机电转换作用和有效稳定的摩擦转换作用。
5. 超声电机的工作原理
按驱动方式不同 ,压电驱动器可分为刚性位移驱动器和谐振位移驱动器。
1 刚性位移驱动器
刚性位移驱动器的驱动模式主要有多层式驱动器和单(双) 晶片驱动器 ,此外还有 Rainbow 驱动器、Moonie 驱动器和 Cymbals 驱动器等 ,几种模式在大小、质量、位移量及负载能力上均各有特点。
2 谐振位移驱动器
谐振位移驱动器(超声波电机)种类繁多 ,从毫米级的微型电机到厘米级的小型电机;从单自由度的直线电机到多自由度的平面电机和球型电机;从原理上基于摩擦的超声波电机到利用声悬浮的非接触式超声波电机;从高的蠕动式电机到无磨损的压电 ———电流复合型步进电机。按照工作原理 ,可将超声波电机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
6. 电机波形图
1、正弦波发电机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机。针对现有发电机转子是直极、转子的钢片无孔,转子两端无端板,是无金属笼结构,存在着定子齿谐波及定子电枢反应,使气隙磁场歪扭,则输出电压波形产生畸变。因此对负载的损耗增大,同时产生的高次谐波对通讯产生干扰等不足,而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使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波形达到实际正弦波的要求的正弦波发电机转子。
2、正弦波控制器是指按照预定顺序改变主电路或控制电路的接线和改变电路中电阻值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和反向的主令装置。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产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组成,它是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即完成协调和指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操作。
7. 超声波电机的介绍图文
超声波马达与步进马达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小型轻量、响应速度快,噪声低、低速大转矩、控制特点好、断电自锁、不受磁场干扰,运动准确等优点,另外还具有耐低温、真空等适应太空环境的特点。
首先由于质量轻,低速且大转矩从而不需要附加齿轮等变速结构,避免了使用齿轮变速而产生的震动、冲击与噪声、低效率、难控制等一系列问题;
其次它突破了传统电机的概念,没有电磁绕组和磁路,不用电磁相互作用来转换能力,而是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超声振动和摩擦耦合来转换能量。从而实现了安静、污染小;定位精度高;不受电磁干扰等优点。可以说超声波电机技术处于世界上最新高科技之一。
8. 超声波电机的介绍图解
我觉得,如果不是有抓拍需求,没有必要专门找超声波马达的镜头去买。只有专门拍体育或是新闻抓拍的情况下,超声波马达才有用武之地。
超声波马达对焦快,可以全时手动对焦,用起来肯定方便,但是重量和价格都是问题。
有这个钱,不如买几个定焦慢慢玩。
摄影重要的不是器材,而是人。
拍体育的话,或是拍野生动物,拍鸟,这些领域必须买,不是的话,真不值得花这个钱。
附上百度百科介绍:
超声波马达(UltraSonic Motor)的简称是:USM,最早应用于照相机上是Canon EF系列镜头。最早装备了USM马达的镜头是Canon EF 300/2.8L USM.传统的马达都是基于电磁原理工作的,将电磁能量变换成转动能量。而USM则是基于利用超声波振动能量变换成转动能量的全新原理来工作的。
一般来说环形超声波马达主要用于L级专业镜头,而微型超声波马达则主要被用于我们所说的业余镜头中,但在佳能的业余镜头中也有使用环形超声波马达的镜头,它们是:EF20-35mm f/3.5-4.5 USM; EF24-85mm f/3.5-4.5 USM; EF28-105mm f/3.5-4.5 USM/ EF28-105mm f/3.5-4.5 USM II; EF28-135mm f/3.5-5.6 IS USM和EF100-300mm f/4.5-5.6 USM,这样作为普通摄影爱好者的我们如使用上述几款镜头也能感受环形超声波马达带来的宁静、高速的自动对焦和全时手动的乐趣。
微型马达,除了弧形马达和超声波马达外,佳能还有另外一种马达—微型马达,微型马达一般用于佳能价格很低的普及镜头中,如EF50mm f/1.8II和那些非USM的普及型变焦镜头,如EF28-80mm f/3.5-5.6; EF75-300mm f/4-5.6等,但佳能有一款“很有名”的镜头也用的是微型马达,它就是EF100mm f/2.8 Macro微距镜头,想来佳能认为一般使用微距的人是不会使用自动对焦的吧。
全时手动和内对焦/后对焦在佳能EF镜头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使用环形超声波马达的镜头都可以实现全时手动,而使用微型超声波马达的镜头则不行,但这并不表明微型超声波马达不能实现全时手动,比如著名的EF50mm f/1.4使用的就是微型超声波马达,但它和那些使用环形超声波马达的镜头一样,也可以全时手动,所以我们可以说佳能为了保持环形超声波马达的“优越性”不愿意将全时手动这一个非常有用的功能赋予所有的微型超声波马达。
使用环形超声波马达的镜头一般都是采用内对焦或后对焦结构的,因此在对焦时镜头的前镜片是不会跟着转动的,而大多微型超声波马达和微型马达和许多使用弧形马达的镜头则不行,当然也有例外如使用弧形马达的EF135mm f/2.8 Soft Focus柔焦镜头,EF24mm f/2.8和已经被EF17-35mm f/2.8 L USM取代的EF20-35mm f/2.8 L等早期上市的EF镜头。
9. 直线型超声电机
超声波缝纫机、超声波缝合机广泛应用于无缝服装行业其中,两个面料之间熔接就会用到超声波缝纫机,该超声波缝纫机有一个流行的缝纫机平台,不需要特殊的训练就可以熟练操作,它只是运行像现有的缝纫机。超声波缝纫机将削减与封口织物面料。当重新打开剪切和密封操作后的织物板连接线将几乎不可见,并缝不会比织物本身厚。基本配置:
1. 新款智能型超声波发生器2. 上置式超声波换能装置
3. 气动焊头升降系统4. 滚模调校机构及整料系统5. 特殊机架设计,具备多种实用功能6. 单路电机调速系统 本机特点:1. 适合化纤布、无纺布、热熔性面料的无针缝合,替代缝纫或下压式焊接,具有连续无限长的焊接功能,焊合牢固,美观,工作效率高;
2. 专门设计的多功能机架系统,具备直线缝合、转弯缝合、回转缝合及筒形搭接等多种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