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农具放哪儿?
1、放在院子西侧:当我们在摆放石磙的时候,最好将石磙放在院子冲困手的西侧。古时候人们将石磙和石磨作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两种工具之一,而石磨经常被人们称作为青龙散嫌;石磙经常被人们称作为白虎。在风水中,白虎要在房子的右侧、西侧;青龙要在左侧、东侧,故而石磙最好放在西侧的位置。
2、远离门窗放置:当我们在摆放石磙的时候,最好不要将石磙靠近门窗放置。虽然石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吉利镇宅的东西,但将它摆放在门窗附近也会阻挡财运进门,所以我们最好将它远离门窗放置,可以放置在院子的空旷位置,并且注意随时打扫石磙周围的环境,不要有杂物垃圾堆砌。
二、我国古代农具特点?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种植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借助农用工具。在古代科技文明和生产力比较低下的时候,没有现代文明下的机械动力设备,绝大多数都是利用自然规律和古代先民智慧创造出来的传统农具。因此,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十分有特色特点的古代农具体系。这些特点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第一,对自然力的利用无人能出其右。通过观察古代农用器具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古人对于自然力的利用实在超乎想象,尤其是在借助水力和风力方面,都处于同期世界领先水平。
第二,各地区农具发展不平衡。我国地大物博,古代人口流动以及文明传播没有像现在这么迅速方便,因此受到地理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导致我国古代各地区之间农具发展非常不均衡,贫穷落后山区的农具比较落后,而中原及长江和黄河流域农耕文明发达的地方,农具更加先进。第三,农具配套使用历史悠久。在秦汉以前,古人就已经开始利用自己的智慧,将各种农用工具配合起来,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效率。
第四,耕地整地工具带动其他农具的发展。前面已经说过,古人最早发明的农具是用来犁田耕作的,其他系列的农具都是在垦耕农具的基础上发明和创造出来的。
三、古代农具都有哪些?
古代的农具有:耒耜、犁、锄、石斧和耧(lóu)车:
1、耒耜(lěi sì)最原始农具是木质的耒耜。耒是最古老的挖土工具,它是从采集经济时期挖掘植物的尖木棍发展而来的。在尖木棍下端安一横木便于脚踏,使之容易入土,这便是单尖耒。后来衍生出双尖耒,提高了挖土的功效。
2、犁犁是一种耕地的农具,是由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其通常系在一组牵引它的牲畜或机动车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
3、锄青铜锄最早出现于西周时代,一直沿用到战国时代。战国时出现铁锄,1950年于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长10、宽10.5、距2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这种形制的铁锄,造型合理,安装把柄后有利于使用。它不仅可以锄草,还有利于保墒。
4、石斧石斧的历史大约可追溯到几十万年以前。那时人们用磨制粗糙的石斧,砍斫器物、捕猎禽兽,是不可缺少的劳动工具之一。古汉字中斤就是砍木头的斧字,所以后来从斤字旁的汉字多有斩截、折取的意思。钺是由原始社会的劳动工具——石斧演化而来的。
5、耧(lóu)车耧车是一种畜力条播机,西汉赵过作耧,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有一腿耧至七腿耧多种,以两腿耧播种较均匀。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
四、古代十大农具
古代农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农具的使用对农业产量起着关键作用。在古代,农民们使用的农具数量有限,但其中的一些农具却被公认为是古代十大农具之一。
1. 犁
犁是古代农具中最重要的一种,用于耕地和翻土。古人智慧地应用动力原理,将牛、马等牲畜绑在犁前,通过动力来推动犁的运行。犁可以有效地改良土壤质地,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水能力,有助于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2.镰刀
镰刀是古代收割农具的代表之一。它采用弯曲的刀刃,方便农民在收割时能够更快、更精确地切割农作物。古代的镰刀常常由铁制成,通过反复锤打和磨砺,使得刀刃更加锐利,提高了收割效率。
3.耙子
耙子是古代农具中用于耙地和平整土壤的工具。耙子通常由木制或金属制成,具有锄头形状,方便农民耙地、耙除杂草和杂质。通过使用耙子,农民可以迅速清理农田,为农作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4.锄头
锄头是农民常用的农具之一,用于松土、培土和除草。古代的锄头一般由铁制成,有着锋利的锄刃和坚固的铁杆。农民可以利用锄头将土壤翻动,以使土壤更加松软,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5.筛网
筛网是古代农民常用的工具之一,用于筛选谷物。古代的筛网通常由竹子或麻绳编织而成,农民将谷物倒在筛网上,通过晃动或轻轻拨动筛网,可以将谷物的壳或杂质过滤掉,提高谷物的纯度。
6.秤
秤是古代农具中用于称量物品重量的工具。古代的秤常常由木头或铁制成,采用悬挂物体的原理来测量物品的重量。农民可以利用秤来计量农产品的重量,方便进行贸易和交换。
7.绞股机
绞股机是一种古代农具,用于处理棉花等纤维作物。绞股机通过人力或动力驱动,将棉花等纤维材料放入绞股机中,通过旋转和绞合的运动,将纤维材料分离成纤维和籽粒。这种农具的发明大大提高了纤维作物的加工效率。
8.铲子
铲子是一种古代农具,广泛用于挖土、移动土壤和修整地面。古代的铲子通常由木头或铁制成,有着宽而扁平的铲面,方便农民在耕地时挖掘土壤或移动大块土壤。
9.镢
镢是一种古代农具,用于捕捉和打击害虫。古代农民制作的镢多为木制或铁制,形状像一把小锤子,农民可以利用镢来捕捉和击打侵害农作物的害虫,保护农作物的生长。
10.籾刨
籾刨是一种古代农具,用于去壳和研磨谷物。农民将谷物放入籾刨中,通过手工操作来回研磨,将谷物的外壳去掉,同时使谷物的质地更加细腻。这种农具在古代被广泛使用,为谷物的加工提供了便利。
古代十大农具以其简单而高效的设计,为古代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农具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为古代农民带来了更好的生活。
五、古代时期农具变化过程?
1.
第一个阶段称之为前农业生产时期的农具。前农业生产时期时间上讲就是旧石器和中石器时代。在这一阶段的农具是此后发展出来的所有农具的鼻祖。这一阶段农器的特征是简单笨重,从材质上讲主要是石器和木器和小部分的骨器;从外部的形态讲有尖形器,方形器和园形器;从其发挥的功能讲主要是刺,切割和盛放物品。此外这一阶段也可以将用于捕猎的火和弓箭归属为农具。这一阶段的农具发挥的生产效益较小,其存在的主要价值是方便人们的生活。 农具的第二个阶段是原始农业发展阶段。从时间上可以归为中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是农业工具发展最为缓慢的一个阶段。现阶段的研究已经表明,我国农业生产开始于中石器时代。 这一时代的农业发展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刀耕阶段,这一阶段农业的主要生产活动为砍伐树木,进行烧荒,然后在荒地上播种收获。这这一阶段使用的农具主要是斧,火和原始的镰刀。
2.
第二个阶段是耜耕,在这一阶段生产工具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且根据用途的不同出现了分类。整地的过程之中采用石斧,石铲,石犁等工具。收割的过程之中有了石刀,陶刀等,加工农作物的工具有磨盘,石磨棒等。
3.
第三个阶段的农具已经发展到青铜器阶段。从时间上看,归属于商和西周阶段。尽…
六、古代农具都包括哪些?
农具是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器具。我国古代农具具有就地取材,轻巧灵便,一具多用,适用性广等特点。就农具的材料来看,古代农具的发展,大致有石器阶段的石斧、石铲、石镰、石磨盘,铜器阶段的锸、铲、钁、镰和铚,以及铁器阶段的耜和铫等。
七、古代农具制作方法?
古代农具有木制品和铁制品,木制品是用树枝制作的,铁制品是用铁器打造而成。
八、古代有哪些农具简笔画?
农具有木犁,耙,耧,镰刀,锄头,石铲,石刀,石磨盘等等。
木犁 以牛牵引用于翻土,犁铧、犁壁为铁制,余皆木制。80年代后,平原多以机耕,山区尚有少量使用。耙 用于耕后碎土,呈长方形,木架铁齿,耙架上装10余把铁刀片,以刀片滚动切碎泥块。镰刀 俗称割刀,呈月牙状,刀口有斜细锯齿,尾端装木柄,用以收割稻麦。50年代受苏北、山东大镰刀影响,刀体、刀柄稍有加长,为今收割常用工具。锄头 用于松土、削草。可分劈草锄、阔板锄、开山锄等。耧 也叫耧犁。据东汉崔寔《政论》记载,耧犁是西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所发明,其使用方法和功效是:“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这种耧犁就是现在北方农村还在使用的三脚耧车。耧车有独脚、二脚、三脚、甚至四脚数种,以二脚、三脚较为普遍。王祯《农书· 耒耜门》记载,两脚耧的具体结构为:“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垄,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九、古代熬药的农具叫什么?
药碾
药碾在汉唐医药文献中反映尚少,不如杵臼、乳钵使用普遍。但多处唐墓中有瓷碾发现。
因容量较大,适于碾磨粉碎的药物种类较多,又省时省力。宋以后在方药著作中出现日频,明代文献中列为药室必备器具,清代使用更为普遍。此为晋代药碾。碾槽、碾轮一套。
十、古代农具及发明时间?
我国古代的农具从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从简单的石制农具发展到金属农具,从单一的工具发展成为系统化,体系化的农业装备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随着考古学和史学的发展,将农业工具的发展依据其自身的历程分段,探究农具的发展对时代的影响。通常相关的专家和学者将我国农具的发展划分为7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称之为前农业生产时期的农具。前农业生产时期时间上讲就是旧石器和中石器时代。在这一阶段的农具是此后发展出来的所有农具的鼻祖。这一阶段农器的特征是简单笨重,从材质上讲主要是石器和木器和小部分的骨器;从外部的形态讲有尖形器,方形器和园形器;从其发挥的功能讲主要是刺,切割和盛放物品。此外这一阶段也可以将用于捕猎的火和弓箭归属为农具。这一阶段的农具发挥的生产效益较小,其存在的主要价值是方便人们的生活。
农具的第二个阶段是原始农业发展阶段。从时间上可以归为中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是农业工具发展最为缓慢的一个阶段。现阶段的研究已经表明,我国农业生产开始于中石器时代。
这一时代的农业发展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刀耕阶段,这一阶段农业的主要生产活动为砍伐树木,进行烧荒,然后在荒地上播种收获。这这一阶段使用的农具主要是斧,火和原始的镰刀。第二个阶段是耜耕,在这一阶段生产工具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且根据用途的不同出现了分类。整地的过程之中采用石斧,石铲,石犁等工具。收割的过程之中有了石刀,陶刀等,加工农作物的工具有磨盘,石磨棒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